对于所热爱的交通运输事业,他执着前行,勤勤恳恳地耕耘;对于人大代表这一光荣职责,他志在为民,勇于直言敢担当,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,深入调研,积极建言献策,努力发挥着交通行业人大代表的作用,他就是通辽市第六届人大代表,扎鲁特旗兴鲁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、总经理刘艳龙。

立足本职振兴企业 致力发展区域经济
作为企业负责人,他带领的运输公司,坚持“交通安全、富裕职工、贡献社会”的指导方针,充分引导、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从一个不改制就没有出路的小公司,成功地按国家改企转制的要求进行了改制,使这个拥有营运客车、公交车、出租车的老牌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,发展到如今拥有4700万资产、占地面积24531平方米的非公有制客运行业明星企业,内蒙古自治区诚信典型选树评为“诚信示范单位”,他个人也获得自治区级“工人先锋号”“五一劳动奖状”等荣誉。

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身体力行回报社会
“我觉得要为群众办实事,首先要了解老百姓的实际需求,群众盼望什么,我就去做什么,这样才能保证办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。”刘艳龙是这样承诺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作为人大代表,他在自己企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,始终不忘社会,不忘群众。多年来,积极参与各种公益事业,在扶贫济困、捐资助学等方面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00多万元。同时,在鲁北镇内公交中实行了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、残疾人免费乘车、孕妇免费乘车等“十免”和人民教师、中学生、小学生优惠乘车等“三优惠”等优惠措施,平均每月为鲁北镇居民节省出行费用7万余元。每年的高考期间,刘艳龙都会第一时间组织企业员工,开展公益爱心无偿送考活动,2019 年公司出动40台公交车、20 台出租车参与其中,形成鲁北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连续三年包联前德门苏木贫困学生三名,目前已经资助了3.6万元现金及米、面、油等生活物资。

积极建言献策 当好群众的代言人
刘艳龙常说“群众选我当代表,我就履行好代表的职责,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这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。”为此,他经常深入农村牧区,走村入户,掌握民情民意,广泛开展走访调研活动。调研中,他发现前德门苏木因地理位置偏僻、交通闭塞,群众出远门遇到诸多不便。了解情况后,积极提出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建议,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。同时,刘艳龙结合自身工作,企业内部开会讨论对策,配合政府抽调车辆组织运力,选调驾驶技术精湛、行车经验丰富、服务态度优质的司机充实到该条线路,将主干道公交站点与通往前德门苏木、黄花山火车站沿线两个乡镇9个自然村屯串联起投入了4台新能源电动车运营,并陆续开通乡镇公交车21条,公交线路运营总长度828公里,营运半径85公里。周边11个苏木镇场的67个嘎查村分场实现了通公交车,全年运送乘客的总人数为868万人次,实现了老百姓出门水泥路、村口坐公交的梦想,得到了群众的赞美。
在发展公交事业的过程中刘艳龙十分注重低碳减排,绿色出行,逐年淘汰高能耗、高污染的柴油公交车报废 35台。2016年以来,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,更换了新能源公交车 84辆,改造了农村客运班线10条,出资660万元建设扎鲁特旗公交场站,占地2万多平方米,充电桩 39个,对156个全旗城乡公交站牌进行更新改造,鲁北镇内实现了新能源公交车全覆盖,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达到85%。

“人大代表来自人民、根植人民,既要积极倾听和反映群众的意愿呼声,又要及时将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传递到人民群众中去,搭好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‘连心桥’”刘艳龙说。锐意进取、开拓创新,不负重托、履职尽责,刘艳龙正在书写为民服务的新篇章。(编辑:达来)